首页

图书荐读

【2025年第27期】李约瑟5本书,把「中国科技+文明逻辑」讲透了!

  • 时间:2025-10-15
  • 来源: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图书馆公众号
  • 编辑:李妍
  • 点击量:

学工科总觉得“文化底气缺根弦”?读文科想搞懂“科技发展咋推动社会”?别慌!图书馆藏了套“文理通杀”的神书——李约瑟作品集,读完直接给思维开“全景视角”

先认识下“李约瑟”是谁?

英国剑桥大佬,一辈子研究中国科技史,让西方世界重新看见“老祖宗的科技有多牛”!他的书,既是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也是文明和科学互动的“解密手册”

1.《中国科学技术史》|工科文科都能“挖宝”

从造纸、活字印刷到天文历法,把华夏科技成就扒得明明白白!

工科生看技术细节:比如水运仪象台咋实现“天文观测+机械计时”?

文科生看文化底色:为啥古代帝王要搞“历法改革”?科技背后全是政治哲学!(读完悟了:原来“四大发明”只是冰山一角,老祖宗的脑洞甩同时代几条街!)

2.《中华科学文明史》|文理思维“跨界蹦迪”

科技≠冷冰冰公式,文明才是科技的“土壤”!

水利工程咋影响王朝兴衰?(大禹治水→中央集权逻辑)

中医理论和自然观咋绑定?(“阴阳五行”不是迷信,是古人解释世界的工具)适合想“跨学科搞事情”的同学,读完看问题自动叠加“文明滤镜”~

3.《中国古代科学》|打破“传统=落后”偏见

针灸里的解剖智慧、农书里的生态哲学、算筹里的数学逻辑…传统学问里藏着超多“科学魂”!读完直呼:“老祖宗不是‘只会经验主义’,而是把科学融进了生活!”文化自信直接拉满~

4.《文明的滴定》|中外科技“掰头”现场

为啥近代科学没在中国爆发?这场跨洲际文明对话,逼你用“全球视角”看发展:中国“重实用”vs西方“重理论”,是优势还是陷阱?丝绸之路咋影响科技传播?(比如阿拉伯数字咋传进中国)以后分析问题,再也不是“单线程思维”,而是“文明对比级”脑回路!

5.《西方哲学史》|理科生别划走!

哲学是科学的“底层代码”!从苏格拉底“追问本质”,到康德“理性批判”,理清西方思维咋从“神话”走到“科学”~读完看科技史秒懂:“哦!原来牛顿搞力学,是被‘理性主义’逼的!”文理通吃的快乐,谁读谁知道!

图书馆打卡指南:沉浸式“思想漫游”

这些宝藏全在【第一借阅室】等你翻牌!但注意成套书主打“馆内沉浸式阅读”——找个没课的下午,带杯咖啡去借阅室靠窗座位,阳光洒在书页上,从甲骨文看到工业革命,感受文明和科技的碰撞,这波“精神充电”,真的很值!

读李约瑟,到底能赚啥?

写论文:文化视角+科技逻辑,观点直接“降维打击”;

做项目:文明思维+跨学科逻辑,方案更有深度;

聊文化:从“科技史”到“文明观”,自信输出不卡壳!

别躺啦!下周没课就去第一借阅室!读李约瑟,不止是涨知识,更是给思维装“全景镜头”——以后看世界,角度更多元,思考更立体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ICP备案号:黑ICP备05000011号

地址:齐齐哈尔市南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喜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