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编写启动会圆满召开,图书馆及图文信息中心全体人员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馆长李玉平主持。
本次会议明确了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意义、初步框架以及核心内容,为未来五年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蓝图。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李玉平馆长着重指出,本规划将立足学校发展战略,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旨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提供坚实的文献信息保障和知识服务支撑,推动图书馆从“传统文献中心”向“智慧知识枢纽”转变。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规划的核心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该规划涵盖发展基础、形势分析、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等关键部分。
发展基础:系统梳理“十四五”期间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积累的经验,同时剖析资源结构、服务精准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形势分析:从政策导向、技术变革、用户需求变化三个维度,明确图书馆在国家发展战略、地方经济发展与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师生对于多模态、个性化服务的新需求。
发展目标:到“十五五”末,打造一座资源丰富、服务智能、空间多元、治理高效的智慧图书馆,成为学校知识管理与创新中心及师生精神家园。
具体涵盖资源建设、服务创新、智慧化建设、空间建设、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量化目标,如2028年实现全馆24小时自助借还图书服务,2030年建成AI智能咨询系统,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等。
重点任务涵盖多个关键方面:一是开展资源建设与优化工作,构建全学科、多载体的资源体系;二是推进服务升级与拓展,进一步深化学科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三是大力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并构建智能平台;四是重塑空间利用模式,促进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培育专业的馆员团队等。
保障措施主要从组织、制度、经费三个维度着手。具体而言,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督评估机制,确保经费投入合理且使用高效。
此次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通过全员积极参与、广泛集思广益,初步确立了规划的框架和核心内容,为后续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书馆将以此次规划为契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智慧化水平,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审:李妍 二审:李献民 三审:李玉平】